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0章 大家心照不宣(2 / 2)


那一年,她在家里生产,生下了第二胎,又是个女儿。

那时候全国实行计划生育,城市户口只能生一个,农村户口,头胎是个女儿的可以生二胎。

结果二胎还是个女儿,再生三胎的话就要罚款了。

孩子一出来,婆婆的脸都变了。

接生婆是隔壁村赤脚医生的老婆,这种事也见多了,检查了一下产妇一切安好就告辞了。临出门前,婆婆又多塞了一个大红包给她。

这个多出来的大红包是早早准备好了的,生出来如果是个儿子,那这个红包就用不着,如果是个女儿就八成用的着了。

接生婆也明白,这红包是封口费,将来这家传出什么事情来,她要顺着说,不能掉了这家的底。如果他们说孕妇难产,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死胎,她就要点头“对对对,是这样。”

送走了接生婆,婆婆端了一盆水进来。

当时她的丈夫在身边,稍稍跟自己母亲争执了几句,就被婆婆一句“不能让老荣家绝后”给怼了回去。然后他那个一向听话的丈夫就没有再吭声了。

婆婆的意思是把二丫丢水盆里去。

如今她已经忘记当时自己是什么心情了,只知道那时候脑子里乱哄哄的,有些不舍,但是更强烈的是一种为夫家传宗接代的使命感。

所以,她根本没有挣扎更没有反对。

在她心中也认为,要有一个儿子,以后腰杆才硬,在家在村里才能挺直了脊背做人,不会被人笑话。

那时候是冬天,水盆里的水冷的刺骨,面对一个将死的“东西”,婆婆连一盆温水都吝啬。

是的,东西,村里大部分人都称二胎、三胎甚至四胎五胎的女儿为“东西”。

她们甚至不是一个人,只是随时可以剥夺生命,可以丢掉的东西。

她摸了摸水,凉的刺骨,突然觉得心疼了。

她说要不然给孩子裹个小被子,放到转生桥下去,听天由命吧。

婆婆甚至舍不得那新做的小被子,那原本是为她大孙子准备的。

丈夫也在一旁劝,裹个小被子放转生桥下去吧。

所谓转生桥,是通往县城的一座跨江大桥,大桥原本的名字是以江水的名字命名的叫章江大桥,但是因为经常有人往那桥的人行道上放女婴,这桥渐渐被叫成了转生桥。

大桥因为来往车辆多,还有很多是外地车辆,当地那些不忍杀婴而选择丢弃女婴的村民就把孩子放那里,希望有人会捡了去,给孩子一条活路。

所以久而久之,大桥被称之转生桥。

但是大部分的孩子等不到这生的转生,等来的都是死的转生,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轮回投胎生在个好人家,或者不要再做一个女婴。

天寒地冻,她生下的那个孩子,连名字都没有,被婆婆用小被子一裹,扎了根麻绳,然后由公公骑着自行车骑了一个多小时,连夜将孩子放在了转生桥上。

那么冷的天,第二天甚至飘起了大雪,那个孩子肯定是活不成了。

当天夜里他们就对外宣布,难产,胎儿窒息而亡。村里也没有人多问,大家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