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菲律宾国家概况





  菲律宾国家概况

  (以下数据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最近更新时间:2015年7月)

  【国名】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

  【人口】1亿100万(2015年7月)。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大马尼拉市(metro manila),人口1186万(2010年5月)。年均气温28c。

  【国家元首】总统贝尼尼奥·西米恩·阿基诺三世(benigno simeon aquino iii),2010年6月就任。

  【重要节日】独立日(国庆):6月12日;巴丹日(纪念“二战”阵亡战士):4月9日;英雄节(纪念国父黎刹殉难):12月30日;基督教主要节日(如圣诞节等)。

  【简况】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千米。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c,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菲独立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国民党候选人马科斯当选“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尼奥·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菲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尼奥·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2004年6月,阿罗约当选总统。2010年6月,自由党候选人阿基诺三世就任菲第15届总统。

  【政治】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基诺总统主张打击腐败,建立公正的司法体系,发展农业,推进土地改革,同南部“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等分离组织进行全面和谈,促进国家团结和民族和解。菲政局总体稳定。

  【宪法】独立后共颁布过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科拉松·阿基诺总统(菲现任总统阿基诺的母亲)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

  【议会】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24名议员组成,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1/2,可连任两届。众议院由250名议员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从全国各选区选出;25名由参选获胜政党委派,另外25名由总统任命。众议员任期3年,可连任三届。本届国会于2010年7月选举产生。2013年5月中期选举改选半数参议员和全部众议员。现任参议长德里隆(franklin m.drilon),众议长贝尔蒙特(feliciano belmonte, jr.)。

  【政府】本届政府内阁于2010年6月组成,此后略有调整。截至2014年9月,内阁成员32名,包括副总统杰乔马·比奈(jejomar binay),文官长帕奎托·奥乔亚(paquito ochoa jr.),外交部部长阿尔韦特·德尔罗萨里奥(albert del rosario),财政部长塞萨尔·普利斯马(cesar purisima),司法部长莱拉·德利玛(leila de lima)等。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等17个地区,下设81个省和117个市。

  【司法机构】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审法官组成,均由总统任命,拥有最高司法权;下设上诉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镇法院。检察工作由司法部检察长办公室负责,总检察长克莱罗·阿里拉诺(claro arellano)。

  【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80年代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明显放缓。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冲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再度放缓。阿基诺总统执政后,增收节支,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4年):284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4年):284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4年):6.1%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2014年9月):1美元≈44比索

  通货膨胀率(2014年):4.1%

  失业率(2014年4月):6.8%

  【资源】矿藏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48亿吨、镍10.9亿吨、金1.36亿吨。地热资源丰富,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

  【工业】2012年工业产值约为3.2万亿比索,同比增长10.9%。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3.3%。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15%。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70.1%,建筑业占14.0%,矿产业占4.8%,电力及水气业占11.1%。

  【农林渔业】2010年农林渔业产值约为1.2万亿比索,同比增长4%。农林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3%,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33%。森林面积1579万公顷,覆盖率达53%。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千米。

  【服务业】2010年服务业产值约为4.96万亿比索,比上年增长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8%,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54.8%。菲在海外劳工超过800万人,2012年汇回国内300亿美元。

  【旅游业】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2013年菲接待游客468万人次,同比增长9.6%。主要旅游点有:长滩岛、保和岛、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对外贸易】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

  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及相关产品、电解铜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电子产品、矿产、交通及工业设备;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和中国等。

  【军事】1901年建立保安队。1936年以保安队为基础建立陆军。1946年以陆军为基础建立国防军,分海、陆、空和保安军四个军种。1950年4月19日正式改称菲律宾武装部队,并将3月22日(1897年菲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革命政府的日期)定为建军节。总统是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司令部为三军最高指挥机构,总参谋长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部是三军行政管理机构。现任国防部长伯尔泰勒·加斯明,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艾里贝里。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三年以上。

  菲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其中正规军总兵力12.7万人。陆军8.6万人,编成10个步兵师、1个轻型装甲旅、5个工兵旅等。海军2.3万人,共辖舰队一陆战队待机部队、北吕宋、南吕宋、西部、中部、东棉兰老、西棉兰老7个海军部队。空军1.8万人,共辖3个空军师、8个作战/支援联队等。

  国家警察部队于1991年1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内务与地方政府部。总兵力9.55万人,是仅次于菲武装部队的准军事力量,在各地区、省、县、市、镇均设有国警指挥部和警察局。2013年国防预算898亿比索。

  【教育】宪法规定,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政府重视教育,鼓励私人办学,为私立学校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免征财产税。政府重视教育,同时鼓励私人办学,为私立学校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免征财产税。初、中等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中、小学44302所,小学生入学率达91%,中学生入学率60%。高等教育主要由私人控制。全国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599所,在校生约244万人。著名高等院校有菲律宾大学、阿特尼奥大学、东方大学、远东大学、圣托玛斯大学等。2013年教育预算为2927亿比索。

  【新闻出版】主要英文日报:《菲律宾星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马尼拉公报》、《自由报》、《马尼拉时报》、《马尼拉纪事报》。菲文日报:《消息报》、《菲律宾快报》。华文日报:《商报》、《世界日报》、《菲华时报》、《联合日报》和《环球日报》。

  菲律宾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73年3月1日。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基斯坦、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建有新闻交换关系,与美联社、路透社均有工作联系。

  新闻组织有全国新闻记者俱乐部、新闻摄影家协会、出版者协会等。全国有257家出版机构。

  全国有629家广播电台,其中商业电台488家,菲商业电台51家,32家政府所有,10家宗教台,7家教育台。137家电视台,其中广播局和人民电视台属官方性质,其余均为私人所有。菲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菲律宾语和华语。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迄今已同126个国家建交。对外政策目标是:确保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社会发展,保持菲律宾在全球的竞争力;保障菲海外公民权益;提升菲律宾国际形象;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

  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