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虽然李明楼带着的人不多,虽然没有动用车马,虽然谁也想不到一个孩子会莫名其妙的偷跑。但李明楼还是个孩子,他们这么多人,这的确是说不过去且很丢人的事,

  李奉景羞惭垂下头应声是。

  “四弟是太大意了。”左氏轻叹道,“仙儿岂是一般的孩子,那可是大哥的长女。”

  这话缓解了室内的气氛,李老夫人虽然悲戚但难掩自豪,李奉景惭愧对左氏的解围很是感激。

  “母亲,媳妇觉得,是不是项氏的人有什么不妥?”左氏猜测道。

  李老夫人坐直身子竖眉:“项家的人呢?”

  “项家的人留在城外。”李奉常告诉母亲,“项家人来接的时候江陵府的人都知道了,现在突然呼啦啦的又回来,这件事就瞒不住了。”

  虽然这件事根本就瞒不住,但能压下几天是几天,至少在外人议论纷纷前李家人自己查清原因,李老夫人点点头,流言碎语多烦人她自然知道。

  李奉景抓到机会忙道:“我听二哥的让其他人都留在城外,只带了项家九爷来,让他穿了我家随从的衣服。”

  李老夫人终于肯看他一眼:“叫他进来吧。”

  .....

  .....

  (这次尝试用更简单的语言讲更简单的故事)

  第3章 第三章 家人的猜测

  项九鼎还穿着李家随从的衣衫,衣衫不知是从哪个随从身上扒下来的,不太合身,又在外跋涉没日没夜的搜寻沾染了污迹,很是狼狈。

  养尊处优的项家九爷穿着没有丝毫的不自在,进门就冲李老夫人跪下了。

  “这都是我的错,是我们不周到,我愿意到大小姐面前赔罪。”他说道。

  认错认的干脆利索,让屋子里的人都有些意外。

  刚得到李明楼不见了的消息赶过去的时候,项九鼎并没有一口咬定是项氏的错,而是一头雾水表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不过现在来到长辈面前干脆的认错,态度是不错。

  李老夫人虽然还沉着脸,但要斥责的话便缓了缓。

  “项九爷,这事真是太吓人了。”她道,“仙儿的父亲刚出事,她再要有个好歹,我们这些当长辈的,就没脸活了。”

  项九鼎跪在地上说声是,砰的磕了头,道:“我已经没脸了,见到老夫人叩个头,再对大小姐说声对不起,我这就回去到大伯和六叔面前领罪。”

  “九爷。”李奉常道,“还是等问清到底什么原因再走也不迟,就算是认罚,项老太爷和项大人也好明白。”

  左氏道:“仙儿受了伤和惊吓,暂时还不能见人。”

  这是解释留他的原因,项九鼎惊悔羞惭又感激,再次叩头:“我真是罪该万死。”

  虽然糊里糊涂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万幸人回来了,该问的都问了,该认错的也认错了,接下来就只有再等等了,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只能当事人说的为准。

  现在受惊奔波劳累的人们可以暂时松口气歇息一下。

  “项九爷倒是识趣。”左氏给洗浴过后的李奉常端茶,“可见项家对这门亲事看重。”

  李奉常接过茶喝了口,面色舒展:“项氏现在不过是空有一个架子,跟我们李家交好,他们才是占了大便宜。”

  左氏点头,又皱眉:“不过,仙儿是不是不愿意嫁到项家?”

  李奉常断然否认:“这是大哥临终前的提议,她也表明愿意的。”

  左氏道:“毕竟那么远,她年纪又小,心生胆怯悔意也是可以理解。”说完又笑了笑,“不过要是真是因为如此倒也好办,她虽然年纪小,却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再好好劝劝她。”

  如果只是李明楼的原因那还真是小事,李奉常面色缓和点点头。

  “不过,也不能排除其他的人暗地捣鬼。”他转动手中的茶杯,“仙儿怎么突然就心生悔意,是谁给她说了什么。”

  项家是很想结亲,但项家也不是只有项南年龄适合。

  而且李明楼的亲人除了李家还有她的外祖连家,连家肯定不想李明楼跟项氏结亲。

  “连家不会吧。”左氏道,“自从大嫂去世,连家想要把次女给大哥续弦被拒后,两家就生分了,这些年来往都断了,仙儿的婚事哪里轮到他们插手。”

  李奉常冷笑:“大哥不在了。”

  父亲母亲都不在了,上头的长辈也有资格过问了。

  左氏摇头笑了笑:“是大哥不在了,不是我们李家不在了。”接过李奉常的茶杯,推他去歇息,“先不要想了,人平安回来了,待问过仙儿之后再做理论,就算是有人做鬼,揪出来就是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情发生了解决就是了,不幸中的万幸是在路途中发生的,如果是到了项家再出事更麻烦。

  李奉常点点头,临去歇息前再叮嘱一句:“大哥过世,现在看似已经平稳了,但外边和家里还是暗潮汹涌,你要多注意。”

  比如李明楼去太原府的意外。

  这绝不会是意外。

  左氏道声知道了催促李奉常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