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真是越看越喜欢!于是就跟身边的老同志们卖力宣传,多优秀的小伙子,先到先得啊!

  就这样,还真有几家上心的,仅接着就给安排了相亲。

  第一个没成,人家姑娘没看上他的家庭。女方家里有权有势,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都是大院里的,结亲的对象家里都差不多。虽然她家里人看上了方立新,但她自己嫌弃。小姐妹的公公婆婆不是厅级干部就是部级干部,最差也是处长。就她公公婆婆是个开小店的,岂不是太跌份了,根本拿不出手。

  所以相亲过程中,态度冷冰冰的,话都不想多说一句,那眼神,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国公主。方立新客客气气请她喝了杯咖啡,喝完散场,结果姑娘回去说他小家子气,连顿饭都舍不得请,看不上。

  大领导听说了,真是好气哦!我们小方根本不是这种孩子,平时待人接物大方得很,谁差那一顿饭钱!哼!一边气,一边攒劲,定要给小方说个好的!

  结果第二个也没成,其实但凡来相看了,说明家里都是乐见其成的,但当事人不愿意,谁也不能强按牛头硬喝水。这个姑娘有心上人了,只不过心上人心里没她。她呢,心上人一天没结婚,她就愿意等着,这话是不敢跟家里说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家里催得紧,拗不过只好来相亲。

  人家来了就坦坦荡荡地说了,还问方立新要不要跟她假装情侣,躲躲家里的压力。方立新哪里敢,现在虽不像过去谈恋爱就要结婚,但他也没必要扛个假的在身上,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最后吃完饭各回各家。

  第三次,方立新的内心是拒绝的,他真的不急,他爸他妈也不急,但万万没想到,他有一个很急的大领导。

  大领导也看出来方立新对相亲的抵触,哎,都怪他,找的姑娘不靠谱,把小方都整怕了。但这次安排的姑娘确实不错的,是他老上司的老战友的孙女。

  姑娘的父母在那场运动里被斗没了,爷爷被下放,叔伯舅家自身难保,只好跟着爷爷一起到农村,日子虽苦,但爷孙俩好歹熬了过来,如今平反了,好日子也来了。

  在农村这么多年,跟着一起下放的老头老太学了点知识,恢复高考第一年分数差点,不够首都医科大学,第二年考上了,现在在首都第一医院做医生。

  很不错的姑娘,真的,他见过,可能因为吃过不少苦头,所以看着比同龄小姑娘要稳重,是个能好好过日子的。一定要让小方去看看,错过就可惜了。

  大领导这回给方立新做足了思想工作,最后方立新勉为其难去看了,没想到还真的成了。

  女方看重方立新的人品,方立新看重女方的踏实,两人都有对方想要的点,第一次见面还算和谐,然后接二连三的见面,大概过了小半年,在两家都彼此熟悉了解的情况下,先订婚,再结婚。

  那时方立安在m国刚好有个项目要参加,没能回来,所以到现在都没有见到过大嫂,只在电话里聊过几句。

  如今,大哥家的孩子都快两岁了,她也终于回来了。

  第74章

  相比较方立新,方立平的婚事要顺利不少,她的对象是研究所的同事,水木大学毕业,跟她同一时间分配到所里。由于专业相同,两人一直都跟同一个项目,时间一长,接触的多了,了解的多了,就对彼此有了好感。

  别看他俩平时很闷,在外人面前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但是私底下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除了专业方面,其他能聊的共同话题还不少,可谓是天生一对。

  男方的父母是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普通职位,没什么背景。老两口都是老实人,在单位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那种。

  儿子也算出息,自己凭本事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学习勤奋刻苦,回来家就抱着书看,也不跟朋友出去玩,没人不夸的。

  可就这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把老两口愁坏了,二十七八的人,连个喜欢的女孩子都没有,这可怎么是好。

  最后发动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帮忙介绍对象,来来回回相看了六七个都没成。听人家相看的姑娘说,这个傻子只知道跟人聊些分子、原子什么的,结果人家姑娘说啥他不懂,他说啥人家姑娘不懂,一顿饭鸡同鸭讲,从来没有姑娘说愿意见第二面的。

  可怜老母亲头发都要愁白了,眼巴巴地瞅着别人家的孙子孙女抹眼泪。每天气哼哼,祖上明明没有出过书痴学痴,怎么自家儿子就……

  哎,不能提,心口疼。

  结果这边好不容易用“儿孙自有儿孙福”安慰好自己,那边“傻儿子”就告诉她,他在单位谈了对象。这五十还不到的人,心脏病都要给他吓出来了。

  等把事情问清楚,大腿一拍,哎哟,祖宗保佑,儿子不傻了,知道主动追求姑娘了。

  只盼接下来的事情顺顺利利,两人早日成家,早生贵子。

  杨青松,也就是方立平的对象,在他妈的神助攻下,确定关系不到两个月就登堂入室拜见岳父岳母了,再过两个月,两人订婚,又过两个月,两人结婚。

  一套程序走下来用了半年不到,不知道惊掉了多少眼珠子。

  杨青松是家中独子,两人结婚后,跟杨爸杨妈住在一起。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晚上杨妈先回来,杨妈做饭,小两口先回来,小两口做饭,反正家里人口少,做饭简单。

  方立平嫁过来的时候,家里条件好,方三山和许巧梅给置办了一台洗衣机。两人心里清楚大闺女虽然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懒姑娘,但也不是那种愿意把时间都用来洗衣做饭的好儿媳。自家的孩子都一个样儿,爱学习爱看书,你让她花时间用手洗衣服,搓来搓去,她宁愿花几个月工资买台洗衣机。

  方立平和杨青松赶上周末不忙的时候,就去看望方三山和许巧梅,小日子过得滋润无比。

  对于方三山和许巧梅来说,娶回来一个儿媳妇,嫁出去一个闺女,一进一出,也没多大差别,日子和往常一样,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要说不一样,还是有了第三代的时候。孙子和外孙子只差了两个星期,一个月内添了两口人,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前不久办喜事时还感叹,除了立业,孩子们都长大了。

  现在又冒出俩小子,似乎要没完没了地忙了,但两人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添丁进口带来的充实感就是不一样!

  ——

  身为姑姑、姨妈的方立安回国后跟侄儿、外甥混了整整一个月,把两个孩子哄得不要旁人只要她。结果第一天上班,两个孩子睡醒找不着她,哭得稀里哗啦,魔音穿耳,把许巧梅心疼的想骂人。

  方立安不知道家里现在一团糟,她来到研究所给她安排的实验室,和未来将要一起共事的同事们见个面,就一个人待在新办公室,对后面的各个事项做进一步安排。

  工作方面分为两块,一块是研究所的研究任务,另一块是首都大学的教学任务。研究任务好安排,她在m国实验室混了很长一段时间,按照自己以前的作息规律制定一个时间表就可以了。

  难的是教学任务。她刚回国没几天就收到了来自首都大学的邀请函,内容是邀请她去给物理学院的本科生授课,课程内容随她挑,授课时间固定在某两天就好。

  前世今生第一次做老师,还是做首都大学的老师,怎么办,好紧张。

  第75章

  课程内容方面,方立安选择了大学物理基础,入门级课程,她是个新手,不好一来就去抢老教授们的专业课。

  课程时间安排在周一上午、周五下午,周末抽出一些时间来备课,余下的时间在家里休息(玩耍),周一到周五的其他时间待在研究所做实验。

  研究所给方立安的待遇非常高,光工资就每个月四百多,是普通职工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