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末日流亡第90节(1 / 2)





  袁仲夏小心翼翼地履行职责保护华夏科考团,心里感慨,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华夏一份机密资料的事了,美杜莎号犹如一个各国机密资料大市场,谁都想多进货,扣着自己的货不许出售。

  华夏作为第一个“栽跟头”的“货源供应商”,又因为自家有了陨石样本,根本不需要积极参与分析研究,团队负责人有了藏拙的机会,再加上打得一手好太极,一直忍着“技术被人贬低看轻”也要装作“你说得没错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干啥啥不行主要是来学习”的模样,袁仲夏这边还真没遇到什么危机。

  “袁队长,情况怎么样?”

  “没事,十分钟前有一波人,还没接近就被我们打发了,”袁仲夏开玩笑地说,“这还要多亏陆笛给的信息。”

  陆笛把间谍的数据传给了晏龙与袁仲夏。

  晏龙沉声说:“不要大意,如果我没猜错,马萨达很快就要扛不住压力,把矛头指向我们了。”

  大卖场已经开了起来,马萨达如果死死抱着货不肯出手,就要犯众怒了。

  “了解,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朱祝按住耳麦,结束通话。

  他掉头去找了俄罗斯人。

  面对那些隐含嘲讽的目光,朱祝对着一屋子人高马大的俄罗斯人,愤慨地透露了一个情报。

  “你说华夏内部有马萨达的眼线?”

  “是的,他们破解了我们的密码,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朱祝的身体往前探了探,状似急切地说,“而且有一点很奇怪,他们拿走眼镜之后,本来也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目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能避开我们的人……而且一晚上过去了,他们国家什么东西都没丢。”

  那个满脸络腮胡的俄罗斯人原本想说朱祝没用,忽然眉头一皱。

  干这行的没有蠢蛋。

  马萨达这次的情况确实透着怪异,他们不像袁仲夏,他们被许多人盯上了,又主动出击顺利“进货”了两次,而且每次都是截胡其他特工的战利品。

  一次还能说巧合,两次呢?

  是马萨达的人特别优秀,能准确无误地认出谁是特工,一直监视对方,然后截胡吗?

  ——承认别人更优秀,也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

  人的潜意识都不会这么选择,拒绝倾向于这种猜测。

  俄罗斯人审视着朱祝,说实话,对于这个“丢了”机密的华夏特工,他们打心眼里看不起。

  朱祝又没有能打能喝的硬汉外表,在俄罗斯人眼里就是彻头彻尾的“弱鸡”,现在看他单独前来毫不畏惧的模样,又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而不是用英语跟他们交流,想起华夏比起别的国家确实好一点,于是态度稍稍有所改变。

  不过态度归态度,敲诈还是要继续敲诈的。

  “对付马萨达,那份潜水舱的对接技术,你们要给我们一份,解密过后的。”

  “我没有这方面的权限,而且我也看不懂那个……”

  朱祝赶在毛子发怒之前,及时说,“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我们华夏说了算的事,东西在马萨达那里,现在谁抢到就是谁的,我们是不愿意让白头鹰拿到。”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跑进来,示意有情况。

  俄罗斯人丢下朱祝,走到隔壁舱室,然后就听到了一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

  ——马萨达愿意用英国的特工人员名单,包括美杜莎号上可能有问题的工作人员名单,来交换俄罗斯现在手里的货。

  “他们怎么会有这个?”

  虽然大家都出手了,但还是一部分潜伏着不动,傻子才把底牌变成明牌。

  “马萨达说是从华夏人那里得到的……”

  “砰!”

  络腮胡俄罗斯人愤怒地一拍桌子,猛然回头望向朱祝所在的房间。

  如果不是朱祝骗了他,就是马萨达想要搅乱局势!

  心里的天平摇摆了一阵,俄罗斯人最终相信了朱祝的说辞。

  马萨达这次的表现太不寻常了,而且说华夏人有英国人的全部情报,开什么玩笑?

  “华夏的情报组织在国际上向来不算出色,他们也许会潜伏,但是最不擅长的就是收买他国的特工。”

  华夏情报组织有两个在其他国家看来非常可笑的原则。

  不搞暗杀。

  不色诱。

  除非英国一个特工头子想不开忽然向往马克思主义,转投华夏把所有人卖了,否则这事不可能。

  “马萨达手里有英国人的名单,想卖给我们,就有可能去找英国佬,再把我们卖了!先把他们撂倒,不能让马萨达继续蹦跶了!”

  “那……那个华夏人呢?”

  “这还用说?先关起来!不准他走!”

  俄罗斯人长了一个心眼,他们的做法也没有问题。

  不过人手有限,“地盘”也有限,能把人关在没有窗户的舱室,门口站着看守。

  实际上朱祝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是房间里的俄罗斯人忽然撤走,然后砰地一声门就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