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张家迁居(2 / 2)

  “这丫头是个有大福气的,您看,还没过周岁,妹夫和她二叔就成了举人老爷,将来若妹夫再中了进士,咱们家小三将来挑婆家,就可着整个平安城挑,一般的人家,都瞧不上的”

  蕙畹听了,不禁满头黑线,这也太早了,自己还没到一岁呢,这就商量着找婆家了。不过细想想,仿佛也合情合理,记得现代时,读过李白的长干行,不是说: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吗”

  就是说,古代人十四已经出嫁了,大概十二三就要定亲,甚至更早。想到此,蕙畹不禁打了个激灵,十四,自己十四正干什么,好像才上初中吧,就是有些朦胧的情思,也不过是个没长开的小孩子,那里能结婚。

  自己得想个法子,势必要找个由头拖几年,怎么也要十八再说,不然自己可就惨了。

  刘老太太摸摸她的额头:

  “咱小三敢是着了风凉,怎么出了这一脑门子冷汗,快!秀莲,熬些热热的粥来给她吃”

  刘氏答应着出去,一时吃了粥,倒也没看出小丫头有什么不对劲,才放下心来。吃了饭,刘氏留了刘老太太和三哥在家里住。第二天,三哥才去了,刘老太太却留了下来,想着姑爷回来,定要一阵大热闹,自己留下来,给闺女看着孩子也好。

  第二天,近了午时,张家兄弟才到了家。打发了张府的仆人和来道喜贺的乡里乡亲们,才回了屋里说话。

  张云卿见刘老太太在坐,急忙上前见礼,刘老太太此时眉开眼笑的道:

  “如今有举人老爷,给我老婆子见礼,倒是我几辈子修来的造化了”

  张云卿忙道:

  “哪里,多亏丈母时常接济,才得有今日,自当好好孝敬”

  说了会子秋闱的见闻,张蕙畹仔细听了,觉得更像清朝,不过也有不同。

  爹爹和二叔回来后,隆隆重重的在两个院子里摆了酒席,请了村子里的人来,好好热闹了一天,才算罢了。

  中举给张家带来的好处,明面上没什么,不过是多了几石粮食的供给,但是隐性的好处,却数之不尽,首先地位上大大跃升了。

  张云卿张云昊都被尊称为张老爷,博文博武称少爷,蕙畹称小姐,若是上有高堂,则称老太爷。故此,有一代中举,三代为爷的说法。

  村正里长和十里八村有些体面的乡绅,都送了贺礼过来。一时张家富足了起来,刘氏是个实诚人,把送礼的礼单让博文一一记好,抄录起来保存,想着,等将来有了机会,定要还他们回去的。

  再把送来的礼品分别放好,得用的拿出来,暂时用不到的好生收了,放在二叔院里侧面的小屋内保存。

  现拿出来的,多是一些布料,如今张家有了脸面,势必在外头的衣着上要讲究些,再说,眼看过了年,丈夫和小叔就赶着去京城会试,也要做几件能穿出去的袍子。

  一时活计多了,刘氏也分外忙碌起来,幸好,过了大秋就是慢慢冬日,三个嫂子都各自分了些张家的活计,拿回去帮着做,也能勉强顾过来了。

  光阴易过,转眼就去了数年,蕙畹六岁了。

  张云卿兄弟,虽乡试一举得中,可会试却名落孙山。张云昊还好,回来继续苦读,张云卿却把那蟾宫折桂的想头,淡了一些。

  谁知今年机缘巧合,赶上朝廷大挑,可巧主持大挑的,正是和张云卿有过几面之缘的平安王杨奇,加上张老太爷的保荐,张云卿就谋了个正九品的知事在身,也算进了官。

  在蕙畹六岁这年的春天,张家举家迁进了平安城里落户。开春没多久,一家子就搬家了。因着刘氏有孕在身,张云卿特意雇了两辆稳妥的马车来,一家人迁移进城。房子是现成的,按着张云卿的品级,分得了一个三进的小院,这对于张家来说,也够奢侈的了。村子里的房子,仔细收拾了,烦劳了邻居青山家照管着,倒也没什么。

  张惠畹和爹娘坐在前面的马车里,后面的一辆马车,坐着二叔和两个哥哥,车把式大声喊道:

  “张老爷,到平安城了”

  张惠畹急忙掀起窗帘向外瞧,正前方有个高大的城楼,青色巍峨的城楼,两侧是蜿蜒的青砖城墙,气派非常。上面有三个繁体的大字“平安城”。

  马车顺利进了城,城门的守卫恭敬致礼,对于爹爹的官位,张惠畹不大明白,她的印象里好像最小的官,就是七品知县,电视剧里也都是这么说的,府知事是个什么职位,她搞不清楚。

  不过看意思,待遇不差。进了城,街上渐渐繁华起来,平安城不是个一般的小城镇,青石板路,两侧的建筑,或商铺,或住宅,都整整齐齐的,而且很干净。行人车轿,也多鲜丽体面,或有贩夫走卒,也不寒酸,一排盛世安乐的景象。

  可见这里的官员,治理的不差。转了几条大街,进了一条小街上,不算宽,却可供车马通行。

  到了一个青砖小院的前面,停下来,张云卿率先下车,抱了蕙畹下来,再去搀扶刘氏。张惠畹抬头看了看自己的新家,显见是仔细收拾过的。

  台阶上两扇朱漆的大门,门上悬挂着一面小盘子大的铜镜,有两盏簇新的大红灯笼,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青袍的中年大叔,瞧着就带了几分精明。

  见马车到了,急忙下了台阶,来给张云卿请安,张云卿急忙扶起来道:

  “吴管事,你我之间,何用这些虚礼”

  这人本是张府大管家,吴进的亲大哥,叫吴贵,书虽读的不多,却有个玲珑的性子,原是在张府城外的田庄上任管事。

  张云卿谋了官后,张老太爷怕他一时安置不好,让吴进在张府的庄子上,挑几个合用的奴才,送给张云卿使唤。吴进得了这个话,就悄悄的去寻了吴贵说:

  “我瞧着张云卿一家,将来必不是寻常的人家,你在这个田庄里,有什么出息,不若跟了他,将来没准就体面了”

  吴贵素知自己这个弟弟有些眼力,也想着去城里总比乡下呆着见世面,便痛快的应了,到张云卿的府里来做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