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章燕某不识得梵文(2 / 2)

  再怎么精彩的事也经不住翻来覆去的整天说道,更何况丫鬟和长随他们当时也是在清凉寺的现场。场中情景看得一清二楚,并不比杨大郎少看了半分。但少主人性情如此,他们也只能暗自忍耐!

  杨大郎见自已说来说去,但听众还是只有阿猫阿狗两只,说着说着也就没有了兴致。回到陕州平原老家后,这才像放风的兔子,满世界乱窜。逢人就吹嘘他在华阴清凉寺的所见所闻!

  在杨大郎的嘴里,清凉寺住持虽然是一位得道高僧,但一样有瑕疵,居然想着夺他人生命精华来复活自己已经过世的外孙,但其道行修为值得肯定。罗汉金身光芒万丈,犹如佛陀再世!

  但太阳下山后,罗汉金身在伏妖时却是力有不逮。完全不如杨大郎表姨夫的金剑威力无穷,无论什么时候都强大无比,哪怕是天色将黑也威力不减,一剑就把绝世妖魔诛灭,直打得妖怪粉身碎骨,魂飞魄散!

  至于那位无法发挥自身优势,被妖怪虐成狗的善因和尚。哪怕是他最后使用袈裟伏魔,将妖怪困住,给燕赤霞创造必杀的机会。但是在杨大郎嘴里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路人甲。

  “要不是我表姨夫眼疾手快,道行精深、又武艺高强,于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他。善因和尚早就成了冢中枯骨,明年的今日就会是他的祭日!”

  在杨大郎的眼里,只有自家亲戚燕赤霞才是好样的,完美无瑕。

  哪怕是当初燕赤霞与善正大师对招一直落在下风,后面更是几个回合就打成内伤,口吐鲜血。但也无损燕赤霞在杨大郎心目中的高大、光辉形象!

  我表姨夫是最棒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陕州平原和灵宝附近的人家,渐渐的就晓得杨府有一位道行精深、武艺高强的亲戚。

  杨大郎吹嘘的太过分,能信的人自然是不多,寥寥无几的几个有兴趣的人听完之后也是微微一笑,并不当真,更不会往心里去。就当作是和小孩子吹牛打呱!

  但只是短短数日时间,清凉寺发生的异变就传到了灵宝县、继而传到了陕州平原。众多平民百姓这才晓得杨府那位燕姓的亲戚是真的曾经参与了清凉寺伏妖过程,并在危难之机诛杀了凶魔!

  于是乎很多人前来杨府打听事情的经过和始末,当听到燕赤霞数十年前还曾高中进士之后,灵宝和陕州平原的老百生和大富人家就开始轰动。

  原因无它,只是因为历史上道家鼎鼎大名的人物几乎都是读书人出身。张道陵、关君自不必多说,那是年代久远的人物。但是吕纯宾却是唐朝年间的人物,这些人都成了道家中的神仙之流。而最近的当然还是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他是南宋年间的进士,创下全真教后至今也不过一百余年!

  文人出身,如何修有道行,还侠义过人,能斩妖除魔。这样的人物平时听都难以听到,更何况是现在就有真人真事在身边。所以人们纷纷前来杨府拜访燕赤霞,想看看现实的活神仙是什么样子。

  “听说他都四十大几了,看着还不到三十岁呢。长得那是一表人材,就是一个字——俊!”

  某位有幸的大婶在见过燕赤霞本人后,逢人就说燕赤霞修炼有成,能够返老还童!如此一来,人们就犹如疯了一般,蜂拥而至。几乎把杨家的门槛破踏!

  普通人也就罢了,杨家还能帮着燕赤霞阻挡一二,但那些富贵人家和名望子弟,杨家下人却是无法阻拦,纷纷上门攀结交情。

  燕赤霞初时还不好太过于拒绝,总是抽空会会少量的客人,但架不住前来拜访的人越来越多,燕赤霞和杨府根本就没法接待过来,每天杨家的地窖院都是人满为患。

  他们或打着一起探讨梵文的借口,或者是打着见见高人名士风采的理由,总是不分黑夜白昼的前来杨家地窖院求见燕赤霞。

  见客人如此行为,自己完全就无法尽下心思。燕赤霞有心斥责杨大郎几句,却又怕伤了他的心思。

  毕竟杨大郎这些天耗尽心机的给燕赤霞弄到了一柄精钢长剑和一把三百多年年份的桑木剑。

  为此,杨大郎还被杨家祖母唠叨了好几回,说他这是造孽,把数百年的桑树砍了。不知又有多少人家为此无法养蚕!

  眼看着自己伤势好的七七八八,燕赤霞唯有暗里收拾行李物件,然后偷偷上到地面的杨家家庙与杨家老祖母辞行,准备过后就离开杨家,前往黄帝陵探视寻宝。

  把拴在院里的黄膘马牵到路口,燕赤霞刚刚上马正欲离去,就听到杨大郎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表姨夫,你这是要做什么?”

  “难道你这是要离开吗,家里还有许多客人,想着和你一起探讨梵文呢。”

  燕赤霞把身上的褡裢拴牢,确认没有任何物品遗落后,对着站在地窖院门留客的杨大郎狠狠瞪了一眼。

  “我不懂梵文。你以后也不要和别人说我懂得梵文!”

  “燕某招架不起!”

  燕赤霞对着杨大郎说完这句话后,再也没有其它话语。两腿用力一夹,黄膘马就出了杨家地窖院的过道。

  “驾~”

  燕赤霞骑着马绝尘而去,只留下一脸惊愕的杨大郎立在原处目瞪口呆!

  ps:名利缠身之下,燕赤霞开始否认自己认识梵文,这算是我这后人为前人填坑吗?呵呵,有了这段,《倩女幽魂》中燕赤霞对宁采臣所说的“我不懂梵文!”,是不是就可以解释的通了呢!喜欢的请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