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章人生蹉跎数余载(2 / 2)

  燕赤霞点头附和着杨灼的话语,不过转而却是说道:“不过刘福通那里也未必是个好去处。”

  “他现在不仅势大,造反的时间比较早。还尊白莲教教主韩山童为主,裹协着百万计的白莲教众。打着前宋旗号,可以想象接下来数年内必是朝廷首要的镇压目标!”

  “而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之中,最早起兵造反之人都死的最快,最终成就王霸事业者反而是最初不怎么起眼的人物。”

  “嗯,相公心有计较就好。”

  杨灼听燕赤霞这样说也是点头同意,于是开口说道:“看来相公是想去投徐寿辉了。”

  “徐寿辉?”

  燕赤霞听到杨灼的说辞之后却是不断摇头。嘴里嘟哝道:“徐寿辉和彭和尚共同举事,跟随他们的就是弥勒教和白莲教教众。韩山童虽死,但其子韩林儿听说尚在人世。湖北刚刚举义,徐寿辉就不顾形势抢先称帝,目光短浅。怕是不能长久!”

  “啊~”

  杨灼听到燕赤霞这样说,惊讶的嘴都合不拢,心里甚是不解。不由得出声问着燕赤霞。道:“那这两处都不投,那相公想去投哪里?”

  “谁说我不投?虽然他们都不是太好的去处,然而却是当今天下我能去的最佳去处!”

  燕赤霞两眼一瞪,继续才想起对方只是她未过门的平妻。这才转变脸色,眼神中透着些许狡黠,暗暗有些得意的呵呵笑道:“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徐寿辉明知无望,何苦再去。刘福通虽然曾经是我的部属,又容易遭到朝廷和各方势力打压,然他有高祖遗风,想来不会太苛待于我。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就算白莲教以后真的能一统天下,刘福通也未必就能当上皇帝!”

  “燕相公心有计较就好。”

  杨灼听到燕赤霞决定投效刘福通,也没有反对。见他并不是一个死板之人,心里更是有些喜欢。眼神中泛起不一样的光彩,回望着燕赤霞。眉目中略略的带着些许风情,嘴里微微笑道:“既然如此,相公安心南下就好,不要牵挂奴家。至于燕相公在僕州的家人,奴家会派人去寻找。”

  或许是怕燕赤霞不相信她的话,杨灼继而又面色故作严肃对着他说道:“但请相公放心,奴家说到一定做到,尽力去寻找他们。若是有信,定会及时去信禀告相公。”

  燕赤霞正有些惊讶,后来听到杨灼又特意作出如此承诺,才晓得这是杨灼误认为他在怀疑她的诚意和动机。

  杨灼如此行为,让燕赤霞感到有些好笑,但心里更多的是感动。觉得这再嫁的妇人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在这种时候不用他去操心,更不会如同深闺中的青涩少女一般太顾忌脸面,半抱琵琶半遮面的犹豫不前。一旦确定双方关系,虽然还没有过门,就愿意这样不顾得失的帮助他。

  诸事妥当之后,趁着年末和年初雪下得不多,天气暖和,路况也比往年要好些。刚过元宵节,燕赤霞在与杨员外、杨灼分别辞行后就启程出发南下河南,投奔红巾军统领刘福通而去。

  元正十二年,正值天下是大乱纷起,而元廷又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今河北大名南)等13路征集15万民众治理黄河。

  燕赤霞一路上弯弯绕绕,足足走了大半年才找到战事失利,已经率军退至毫州的刘福通。

  红巾军正值新败之际,虽然刘福通对燕赤霞的到来抱以高度的热情,但却是没有合适的官职给他担当。而且红巾军内部此时也是派系纷争,看到刘福通于无奈之下才给他弄到个闲散的官职后,闲来无事的燕赤霞便告假前往安庆府寻找圆觉和尚嫁到当地的妹妹。

  安庆府离亳州不算太远,但道路上却是不大太平,加上又是年关之际,一个来回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再回到亳州时,刘福通已经再次挫败元军的攻势,重新夺得一些城镇和地盘。声势重振!

  新增地盘后的刘福通欣喜之余就有意让燕赤霞任职都巡检使。负责新占之地的治安,包括巡防扞御盗贼。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沾财物、兵权,于元廷只是七品的芝麻官职,就因为在巡检中能有些微不足道的油水,就被红巾军各派将领出言反对。皆言应敌之际燕赤霞身不在亳州,于战无功。更有甚者说燕赤霞于战不利时就背离而去,而一旦红巾军势大,又闻风而来想着摘果子,上前捞好处。一时针对燕赤霞是墙头草的谣言四处纷传!

  因此,红巾军中各方军士都故意滋事,有意刁难燕赤霞,连刘福通的颖州系将领除了潘诚外,其它将领都大有异见。无奈之下的燕赤霞不愿刘福通为难,只能请辞改去负责招募兵丁。

  就这样,燕赤霞在亳州一呆就是数年,在这期间他把杨灼从大名府接了过来成亲。但其在濮州的妻儿却还是数寻不获、音讯全无。

  这年秋冬之际,传来南派红巾军兵破安庆城的消息。燕赤霞很是担心圆觉和尚亲人的安危,只是事务繁忙,而元廷也正在围剿南派红巾军,道路不通无法成行。他只能派人暗里打听对方的下落,却是始终没有任何收获。

  连续一年多没有收到安庆府送来的信息,燕赤霞原以为圆觉和尚的妹妹及其家人已经凶多喜少,还为此愧疚自责。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燕赤霞居然收到了安庆府的来信。而且还是一封喜信。

  圆觉和尚嫁在安庆府的妹妹不是他的亲妹妹,而是堂妹。圆觉和尚幼时父母皆丧,是其叔你一家人把他养着。因此圆觉和尚将其最小的堂妹视为亲生妹妹,一向疼爱有加。其妹于二十几年前嫁于安庆府的一位彭姓富商。彭袁氏如今年近五十,为人良善、亲和,人称彭家娘子。

  彭袁氏婚后连生三个女儿,最后隔了数年才求得一个幺儿,取名正平。现年十八岁,数年前与安庆府大户汪家议亲,定下婚事。而燕赤霞收到的信就是彭袁氏请燕赤霞去安庆府参加其子彭正平的婚礼。

  大喜过望的燕赤霞收到信后连忙与杨灼商议,当即决定数日后就启程前去安庆府,参加彭正平三个月后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