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国女帝记事第96节(2 / 2)


  哪怕,钟德安现在投靠了姚静,但是他心中清楚得很,钟德安最多也就只能成为一郡之守。

  这样是不够的,人才辈出的姚静麾下,若只靠着钟德安一人,时间久了只怕连郡守都做不成,

  乱世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不被主公所重用,那么想要出头就是难上加难,如果钟家保不住士族的位置,他可是死不冥目的。

  “华生,送姚太守离开!”

  少年连忙应声,然后目光看向姚静,却无法说出请姚静离开的话。

  姚静当然不会为难这个钟德安的儿子,她率先走了出去。

  到了门口,看见钟德安在门口走来走去,似乎很焦急。

  姚静当然不会认为钟德安是在担心自己,她和他互相作揖行了一礼后说道:“谢过钟太守。”

  钟德安一怔,不过很快就知道先生和姚静说了什么,甚至是做了什么,让姚静对他表示感谢。

  可不管是什么,钟德安记得很清楚先生的话,对于姚静不要将她的客气放在心上,更不能对她失礼和她作对。

  于是,钟德安说道:“先生常常夸赞于你,和我不大相干。”

  姚静笑了笑,钟德安有些才能却不恃功,又稳重重情,这样的人才好用。

  如果钟家会听从那位老先生的话投靠于自己,她定然不会亏待钟家的。

  “先生必想和钟太守你叙叙话,静,先行告辞。”

  钟德安点点头,随后说道:“此次宁汇郡不遭叛军之劫都是姚太守之功,吾府中之事,甚是繁重,这郡城战后还请姚太守助我和宁汇郡百姓一臂之力。”

  这是将宁汇郡的安危和布防交给姚静了,这不算认主,但是将安危和布防交给了她,无疑是将宁汇郡送上来了,这已经能算是认主了。

  既然钟德安这么说,姚静也没有必要推辞,因为事情都已经明白着,再推拒反而虚伪。

  这般答应下来,能让钟德安和屋里的神秘老先生更安心,若是推脱,耽搁了他和老先生最后的叙话时间,只怕还会适得其反。

  ***

  姚静对这郡守府当然还是不熟悉,不过钟德安的次子钟华生是全程给姚静引路的。

  在外院等候的姚冶等人有些坐立不安,看到姚静来后重重吐出的气,姚静隔了七八步远都能够听到。

  姚冶忙带着亲兵过来,欣喜地喊道:“主公。”

  姚静笑道:“将后面的箱子抬去军营。”

  原来,姚静走后,钟期就应了玄宁之言叫他得下人将物理一大箱子搬过来送给姚静。

  姚冶无二话就指了两个人接了箱子。

  然后对已经从大厅出来的钟李氏行了一礼,就向她告辞。

  钟李氏目送姚静等人离开,看了看身旁次子一眼。

  发现这个次子没有什么反应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之前她也观察了,那姚静对待她这个相貌、礼节出众的次子也无其她态度。

  她儿子再才智平庸,也不想送出去‘嫁’的。

  “华生,先生和你父亲之前可有说过什么?”趁着华生不曾走,她连忙问道。

  要知道,夫君过来请姚静后,她得知是华生在伺候先生,她就一直悬着心。

  钟华生一板一眼地说道:“先生和父亲大人让我像姚太守学之,以便能帮助兄长继承家业!”

  钟期有三儿,嫡长子丰生自小体弱,虽说是钟家继承人,但是都在心中考虑备胎一事。

  次子就是钟华生了,还有一个小儿子叫襄生,不过年纪才十岁,还是庶出。

  这么说来,是她想差了?

  钟李氏有些愣住。

  是了,夫君看中华生重丰生多矣,先生说这女太守将来会是州牧,那么领华生过去,未尝不是给华生铺仕途之路。

  以前,夫君也是领华生去见过赵州牧的!

  当真是她白担心了!

  当下,钟李氏也不说什么了,说道:“我去看看你哥。”

  钟华生说道:“我陪母亲大人一同过去。”

  ***

  姚静带了一大箱子珍藏回了军营,别看只是些书,但是见识广的人看到这口箱子,都会惊讶之极,因为这里的每一本都是孤本绝学,本本价值千金。

  这些书中广述治世之道,伦理之则,以及战法韬略、治病养生、通神占验等等,包罗万象。

  第105章 .0105一让州牧(加千字)

  宁汇郡局势已成定局。

  钟德安这几天忙于恩师玄宁的丧事,将一概事物都托给了姚静。

  这是一个对宁汇郡的信号,告诉宁汇郡大小士族姚静的存在是他钟德安臣服的人。

  一时之间,各族族长纷纷来给姚静下帖子,而姚静统统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