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6章 小奶娃要回京(2 / 2)

锅烧热,小火把米炒至微黄,平铺凉透后用小石磨细细的研磨成粉。

为了让米粉细腻合适小奶娃食用,她反复的过滤研磨了三遍,才装到琉璃瓶中密封保存。

但,光靠这个代替小奶娃这一路的饮食,远远不够。

曾经有新闻报道,手工米粉喂养孩子,结果喂出了贫血娃。

杨卿若不知道那新闻是真是假,那时的她,还是学生,听一耳朵就抛开了,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但,为了以防万一,她又熬了半宿,做了几罐子膨松香软的肉松。

里脊肉去肥洗净,顺纹切成一寸宽窄、半寸厚的块,冷水下锅去除血泡,等到血泡聚成团,汤水清澈就可以关火。

泡沫撇干净,连肉带汤倒进锅里,汤水淹没肉块,加入姜葱,料酒适量,大火煮至出大气后再改成小火慢炖。

这个世界没有高压锅,杨卿若只能用土灶的大锅代替,无非就是多费些时间罢了。

待到冷却后,取出煮好的肉块,装袋按压捶,手撕弄散,然后在干净的锅里放油,放入准备好的肉碎,控水汽。

小火翻炒5分钟加入蚝油、生抽、砂糖,拌匀。

接下去,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调味均匀,肉拌到开始有点干的时候,取出来用木槌敲打蓬松,肉松也就成了。

做好的肉松凉透了密封,放进冰窖里,待回润一点儿后更好吃。

这两种,杨卿若都只给秀如和青颖演示了一遍,就交给了两人继续忙活,她则继续开锅熬炼乳。

自制的炼乳最好是用奶粉和温水按比例调制,不过,她没有奶粉,就用羊乳代替。

羊奶性温和,有滋阴养胃、补益肾脏、润畅通便、解毒的作用,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日常营养补充品,有“奶中之王”的美称。

只是与其它奶制品相比,羊奶的膻味更加浓厚。

杨卿若平时煮羊奶时,都会往里面加几颗杏仁,煮好后过滤去残渣,羊奶中的膻味也就被去除了。

处理过的羊奶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糖,中火熬煮,期间要不停搅拌,以防粘锅,熬煮两三刻钟后,羊奶变粘稠,放晾装罐冷藏。

做这些的时候,杨卿若无一例外的加入了少量的符粉。

小奶娃如今在她的灵力调理下,越发的壮实,长久下去,娘胎里带出来的那点儿影响一定能消除得干干净净。

三个人忙活了大半宿,做出了三罐米粉,两罐肉松,炼乳做法最简单,只是携带不便,杨卿若也担心路上不好保存,只做了一罐。

至于调米粉的其他蔬菜,杨卿若准备在路上就地取材。

做好了吃的,小奶娃的衣服被褥也重新准备了起来。

说到这个,杨卿若就觉得太子真抠。

送孩子来的时候,除了一两套换洗的,几乎什么也没给。

现在可好,要送回去了,她还得倒贴这些。

小奶娃的备好,还有他们一行人的吃食,还有阿渔和杨福郎的安排,一天时间远远不够!

“姐姐,我也要去。”杨福郎听到杨卿若的话,立即瞪大了眼。

他亲娘和另一个姐姐要害她,她却要去帝京,这怎么行!

他必须得跟着,那样才能保护她。

“姐姐,还有阿渔,阿渔也要去。”阿渔一听,不甘示弱的过来抱住了杨卿若的胳膊,“祖父也在京里,阿渔跟姐姐一起接祖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