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益?第四十二





  ?震下巽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

  逐句讲解:

  :,。

  益,获利要有攸长的前往,获利要跋涉过大的河川。益,是水从盆皿中满溢。周人的力量就像水的满溢。获利要驱赶着军队作攸长的远征,获利要渡过大的河流,周人集结军队,可能是渡过黄河,往河的对岸使用兵力。

  :,,。

  利益和使用作为大的振作,元始吉祥,没有灾咎。周人结束西南的战争,获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实力大增。凭借这个实力,周人想有大的作为,可能是要求殷商释放姬昌。如果不释放姬昌将使用武力。开始是吉祥的,所以没有灾咎。

  :,,,。,。

  或者增益他十朋的大宝龟,不敢违背,永远维持占有,是吉祥的。君王使用宴享于帝王,是吉祥的。周人上贡给殷商价值十朋的大宝龟,并承诺不敢违背殷商的意志和利益,永远维持殷商和周的君臣关系,是吉祥的。周王姬昌享用宴饮在帝辛的住所,帝辛面对周人的软硬兼施,打算和缓殷商与周的关系,是吉祥的。

  :,。,。

  增益他使用凶险的事情,没有灾咎。拥有俘虏,中行告诉王公使用圭玉。周人以谈判失败后发动战争这样凶险的事作为预备,没有灾咎。边境发生冲突,俘虏了一些人。中行是人名或是官名,可能是费仲,也叫费中,他告诉周公使用圭玉作为上贡,以财宝来打动商纣王。公,可能是周公姬旦,他来与殷商谈判。

  :。。

  中行告诉王公顺从。利益和使用作为依据迁移国都。中行告诉周公要顺从在殷商的意愿,将周的国都迁回西方原来的地方。周人的国都从岐山下迁到毕,再迁到程,再迁到丰,逐渐向东方迁移。殷商谈判的要求是周人必须迁回原来的国都,不要向东方发展,退回西方。

  :,,。。

  有俘虏受惠于心,不要过问,元始是吉祥的。有俘虏受惠于我的德行。周人优待俘虏,俘虏深受感动,有归顺之心。周人既往不咎,不再过问原来所犯的错误,最初是吉祥的。周人对俘虏不剃头和割鼻,这些俘虏受惠于周人的德行,俘虏向周人投降,与周人同心同德。

  :,,,。

  不增益他,或者攻击他,立下的决心不能恒久,是凶险的。如果不答应谈判的要求,就要展开战争。在合作还是对抗两种方案之间摇摆,立下的决心不能恒久。利益与伤害交错,一失足成千古恨,代价太大,要做出决定不容易。主战还是主和,心中有反复,所以是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