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4节(1 / 2)





  一共八万多块,一个孩子拿两万。

  西爱直接就不要,“你留着买鞋买衣服的吧,我不要。”

  宋慧萍翻白眼,“你就不能给我买,我年纪大了能出门?你外面跑着给我买吧,我就使唤你。”

  她钱,给西爱。

  你看看,这老太太,偏心眼,自己那一份也给西爱了,四万。

  这事情做的,就是小宁老婆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虽然小宁二婚的,但是真好啊,见过前面老婆给后面老婆生的孩子买衣服的吗?

  没见过吧。

  人家明菊就这么干的,给大福买衣服,就给大福弟弟买。

  她跟西爱学的。

  人呢,一辈子学不完的道理。

  都说老人没了三年运势低,小宁媳妇还戴着孝呢,胳膊上戴着白,鞋面上也是带着白,人家一看就是戴着孝的。

  到单位去人家就问,小宁媳妇就实话实说,“我两个妹妹家里条件也好,我大妹夫在东北好着呢,小妹妹这边你看看,这是今天的报纸呢,今年研究出来的这玉米品种市场上特别好,很有竞争力呢,老人我们也没伺候过一次,爷爷没了,就按规矩均分的。”

  你看这话多敞亮啊。

  人心齐了,外面人才不敢瞧不起你,你要是有个怨言的,给人家外面人听到了,那人家背后就嘀咕,就瞧不起你,看低你家里,议论就多。

  你这样说了,人家就只有佩服的份儿。

  确实是好啊,同事看一眼那报纸,谁能想到人家家里这老小这么棒啊,张平早些年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这一个单位的,养着那个小的不是很省心,大的都工作了,小的在家里多少年不动弹,差点没给他愁死。

  你看现在好了,人家是大器晚成。

  “这个玉米好啊,我们菜市场上有没有,有的也买点尝尝去。”

  玉米品种不断地在改良,以前的玉米品质差,种出来营养价值低,淀粉含量什么的低,口感也差劲,大多数都是喂牲口的。

  西爱这个品种,就拔高了,给人吃的,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竞争力就很顽强。

  很多人抢着要的。

  不声不响的干大事,跟当年调皮捣蛋惊天动地的样子不一样。

  一瞬间,新闻报纸都上了,当地引起很大轰动的。

  小宁媳妇不知道,“我家里有,你要吃给你带点来。”

  “那好,你们家不缺啊。”

  小宁媳妇就美滋滋的,回家去,看大福在打电话呢,“你妈怎么说的?”

  “我妈说冬天不回来了,我姥姥腿不好,在那边过年去了,要我年后去玩呢,弟弟也去,喊着小帅。”

  “弟弟小,不去了,你到时候问问小帅去不去,他妈不一定给去。”

  “我知道。”

  大福就可懂事了,像他爸爸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几个孩子一起,是你给我一口也行,给我两口也行,给我一个也行,我不挑。

  不给我我就问问,能不能给我点。

  小帅就不一样了,这孩子有点像西爱,我喜欢的我就想多要点,你多给我点,我不喜欢的我无所谓。

  这事儿大福就想着了,过年的时候就跟西爱汇报了,“姑姑,我妈喊我们去海南玩儿去,她那边准备好房间了,要带小帅一起去,还有弟弟。”

  他弟弟太小了,家里不给去,他就想着小帅一起去。

  小帅很愿意了,能出去玩,“你带我妈不?”

  伸伸听了就撇脸,“你妈肯定不去,你想去就去。”

  “我不去。”

  西爱才不去呢,她去了看孩子啊,吃饱了撑的。

  小帅卡巴眼,“那我跟大福去。”

  “嗯,可以,行李你俩看着收拾,那边热过夏天,路上穿厚的,到时候送你们去机场,下飞机你妈去接,外面玩注意安全不要乱跑,去哪里要跟你妈说知道吗?”

  大福点点头,“我知道姑姑,那边大得很,不熟悉。”

  “知道就行。”

  西爱笑了笑,一桌子团圆饭,眨眨眼,没看见张德顺,眼睛酸得很。

  谁也不提,只大口吃菜。

  俩孩子年初二就走了,当晚到的。

  结果下飞机没有人接,等了一个小时了,小帅就说了,“给你妈打个电话。”

  “打不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