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好赚(1 / 2)





  三天之后, 大棚全部完工, 整整齐齐十个大棚,占地约有三亩, 就是搁在现代也算是个比较大的蔬菜种植地了。众人看着这几天的劳动成果,都非常开心。柳玉琴信兴满满地看着自己弄出来的大棚, 兴奋地摩拳擦掌,好象马上就能赚到大把的银子了。

  “三亩多地,要种好多菜哦,就不知道能收多少?咱们有这么多的菜种子吗?”吴大有极为期待地说。在这里来后的生活,对他是个很大的冲击, 他早就已经没了当初刚来时的忐忑不安, 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有的,种子我都备好了。”柳玉琴笑道。这些包括她家和瞎公家的,根本就不需要再找别人弄菜种子,因为平常大家都是自己家留下种子的, 而蔬菜种子都非常小,一小包就能种一大块地了, 而怕弄撒了, 大家都会特意多留下不少种子的。

  反正这些菜种子又不象高粱大豆这类种子,也可以当粮食吃, 还得精打细算着。所以哑婆每年菜种子留的很多,种不了就直接扔了, 也没有人心疼。

  瞎公也开心地笑了, 说:“是啊, 三亩地,菜起码能收个千斤吧。”他估计种这些叶子菜,产量应当还不错。

  柳玉琴却吓了一跳,说:“才只能收一千斤吗?三亩多地呢?”

  “你觉得能收多少斤?”瞎公反问道。

  柳玉琴瞬间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心凉了半截,是哦,这是古代,不管什么东西的产量都很低,而不是她想象中的,能有亩产千斤的收入。

  最后她说了个很保守的数字,“一亩地该可以收五百斤菜吧?”这产量要放在现代,已经是很低的了。

  可是瞎公却说:“一千斤已经很多,不过我也没种过这么多的菜,也只是估计的。要是能收一千五百斤,一斤只说卖个五文钱,也是……”

  他还在慢慢算,柳玉琴已经先报出得数,说:“才七十五两而已,好少啊。一百两都没凑够。”

  他们上上下下差不多十口人,忙活了好几天,就赚个七十五两,这个收益,她觉得不太划算。

  吴大有和瞎公却都满脸的欣喜能赚到七十五两,一点儿也不赞同她的说法,瞎公还说:“七十五两呢,足够咱们这些人吃几年了。还不多啊?要有这个收入,咱们都不用种那么多庄稼了,一年只需要忙一小段时间,就靠这个时候,专心经营好这些菜田,就足够挣出养活大家的银子,还有不少节余呢。”这样一算,这个收成真的很高了。

  再说了,他们弄的这个大棚,又不用交税,又不用担搁正经种庄稼的功夫和田地,要说投入的成本,充其量就是柳玉琴拿出来买竹子的那一两银子而已。其他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一文钱都没有花的啊。就连这些蔬菜的种子,也不值钱,都是自己家留的种子。

  “就是的。我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过哪家种菜能一次换回七十两银子这么多的。”吴大有也说。换成种庄稼,得种多少亩地,他还得好好算算呢。

  瞎公也又说:“七十五两啊,一家普通的五六口农户家,一年里有三五两银子就能过得比较好了。”就算柳玉琴姐弟三人的用度比别人好,一年给他们十两也尽够用了。

  十两银子给他们,能吃得很好,顿顿吃正经的米面,不吃粗杂粮,还经常能吃到肉,炒的菜里也会天天都放油。再加上吴家与瞎公家就算各花五两,三家人也只需要花去二十两银子,一年还尽剩下五十五两呢,几年就能存够几百两了。

  而大部分农家,一年能有一两银子存下来,就已经是相当富裕了。

  瞎公和吴大有说完,都觉得柳玉琴还是年纪小了,又因为打小家境富裕,不知道穷人家的生活不易。就干了这点子活儿,种出来的菜能赚七十五两银子,她居然还嫌少。

  所以,瞎公又说:“大姑娘,你家的生活,是常人不能比的,你也不能用自己家的生活来比别人家。”

  柳玉琴笑了笑,故意一副小孩子气地说:“哎,我还以为能赚一大笔呢。”

  “慢慢来,哪里有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的。一年不说存五十多两,就算只存个十两八两的,就已经很多了。”瞎公笑道。

  柳玉琴心里有些着急,就算按大家的算法,她一年能存个五十五两银子,也不知道够不够供两个弟弟读书用呢?古代读书的费用相当高,而她却还要一次供两个人,想想她都觉得有些为难自己了。十两八两银子,能起个什么用啊?

  而且她很清楚,只要她的大棚能赚到钱,这种大棚种植蔬菜的技术就很快会被人学去了,就算她不教别人。但毕竟这个简易大棚对于有些人来说,只需要多瞧几眼就能学去了,根本就不需要她亲自去教别人。她又不可能把这块藏起来。等别人学会了,她的菜就不可能卖得出高价了。

  所以,不能象瞎公他们所算的,一年存个五十多两,不要十年就能存五百两,很有可能第二年就存不到五十两了,甚至越往后,光靠种菜赚回来的银子会越来越少。

  而瞎公和吴大有却非常兴奋,都沉浸在光种点菜就能赚七十五两巨款的快乐当中,柳玉琴也不忍心打断他们的美梦,只寄希望于自己的果园能快点有出息。所谓不能靠一条腿走路,还是要靠多种经营才行。

  “哎,本以为是来养老的,没想到,现在却还得努力再努力了。”柳玉琴心里暗叹一句。

  柳奶奶临终前再三叮嘱过原身,要她抚养两个弟弟长大,并且让他们读书做官,这些话就象刻入了她的骨子之中了,虽然这具身体已经换了个芯子,她却依旧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必需完全的任务。何况在她的心中,小孩子也确实必需读书。所以,为了让两个弟弟能读得起书,她就必需努力赚钱啊。

  接下来,柳玉琴就和哑婆、赵奶奶开始种菜。吴大有和瞎公,铁牛就干些别的力气活。继续开荒坡,打草编草席等,总之大家都不会白白闲着。自打知道柳玉琴能想出各种新奇的赚银子办法后,大家好象都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整天忙忙碌碌地,不肯停下来。

  除了种了大量的菠菜茼蒿及小青菜之外,她又单独种了一个大棚的大蒜和一点儿辣椒茄子黄瓜等物。没有人对她的做法,提出反对,大家都有些盲目地服从她,而且打心眼里觉得柳玉琴肯定不会做白工。